<<
首页 > 联盟动态 > 项目简报 >

北京联绿“建筑垃圾高效降尘处理技术” 获得试验成功

时间:2017-01-10 16:08:27    点击:
北京联绿“建筑垃圾高效降尘处理技术” 获得试验成功
 
        近期,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地出现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过程,受大范围区域影响,北京市在此期间达到重度以上污染水平,北京市政府紧急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一时间,舆论焦点都集中在此次空气污染的讨论,全民口罩武装口鼻,严峻程度丝毫不亚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势态。

        在街头巷尾百姓谈论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影响之时,北京联绿建筑垃圾资源化工厂的技术团队开发的 “建筑垃圾高效降尘处理技术”的试验项目正通过了最终验证环节。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在全民谈“霾”色变的当前有着重大的推广意义:如果该项技术成功运用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工厂,将实现在高效处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新型绿色建材产品的同时,基本实现生产全过程对环境零负荷。

        据了解,北京市一直在强调从源头到末端全程控制的策略,紧抓“降尘节水”的发展要求。2014年3月北京市开始施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条例中要求大气污染防治应当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降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为重点,坚持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格排放标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加快削减排放总量。向大气排放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或恶臭气体的单位,应当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组织研究定制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明确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此外,北京市政府于2016年3月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2014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水生态承载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016年7月份又颁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对节水做了要求:深入践行“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理念,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和试点示范。

        一般而言,工业节水可分为技术性和管理性两类。其中技术性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用水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二是改革生产工艺和用水工艺。除尘技术则是利用两相流动的气固或液固分离原理捕集气体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常见的除尘技术有机械式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过滤式除尘技术和袋式除尘技术。但现有的“降尘节水”技术都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如采用“絮凝加速沉降脱水”技术,会有无机絮凝剂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腐蚀性强;使用前要通过实验确定其最佳用量等缺点。

        北京联绿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开发的“降尘节水”技术,包括LLS-3.0高效节水系统和LLC-3.0高效降尘系统,能达到高效节能、运行稳定、自动化水平提高、降低运行费用等特点。如,在LLS-3.0高效节水系统中,采取加装旋风沉浆罐底流反冲水,解决了沉浆罐内残余泥浆不能全部放出,容易沉淀形成板结块,影响生产连续性,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由于该系统采用了PLC自动控制系统,使用PLC控制加药泵,智能化加药,减少了人工,且避免人为造成的药剂浪费。除此之外,在LLC-3.0高效降尘系统中,将民用的离子瀑应用于工业建筑垃圾处置行业,将脉冲袋式除尘与离子瀑除尘结合使用,成功解决了建筑垃圾生产的粉尘处置问题,减少了袋式除尘的工作,增加了布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布袋的维修率。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能实现有组织降尘,对大于0.005um颗粒物,净化效率达95%以上,外用密闭生产车间,可以达到粉尘零排放;与传统工艺直接废水排放相比,可达到每小时处理30吨废水的能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峻,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迫在眉睫。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普遍存在环境二次污染问题,归因于工艺、设备装置相对简单,而直接套用矿山机械生产线会产生三大突出问题:即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粉尘无序排放,生产用水消耗大。特别是生产粉尘无序排放会加重北京空气污染,使本已严重的雾霾天气雪上加霜因此“降尘节水”问题亟待攻克。北京联绿建筑垃圾资源化工厂完成的高效节水降尘处理技术,实现了在高效处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新型绿色建材产品的同时,基本实现生产全过程对环境零负荷。通过对该项技术的试验论证表明,已经具备推动的条件,能带来巨大的收益:根据测算,如在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中实现全面推广应用,将释放土地资源4000亩以上,年节水量40万吨以上,年减少粉尘物质排放量200万吨以上,综合环境效益巨大。

版权所有:建筑垃圾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京ICP备12034573号-2